
韶华已逝,往昔难忘
我不远数千里之遥苦苦追寻的,不正是一份旧日情怀么?怀旧,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共有情怀,也是一种宝贵的人文精神,它能激发对往日的怀想,最能引起一代人的共鸣,它是流逝岁月中让人刻骨铭心的记忆,是在生活磨砺中给予人情感上的补充
无论是追悔失落,还是感慨唏嘘,最能拨动人们心弦的,就是怀旧
父亲帮着把玉米浸完种,我和母亲拿着自制的小车(用两根长竹竿,一根短木棍,绑成的三角形的支架,前段用一双鞋子套牢,用来探路),带上镢头和种子就上路了
年除夕,吃年饭时,老两口把敲碎的骨头——上面多少还带着一些肉——分到每个孩子碗里,然后往自己碗里盛了些烂菜
看着孩子们兴趣盎然地啃咬、咂吮骨头的样子,老两口儿心里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滋味……
我以前从来不关心自己的体重,也很少称体重,反正自己象庄稼和其他生物一样,该吃就吃,就肯定一直在成长
新塘的另一个季节盛典就要开始了,就是开面的日子,新获的小麦,被磨成了喷香的面粉,正式走进了各家的厨房,开面就是用新磨的面,做成各种面食来祭祀社神
我喜欢这样的节日,当白花花的面粉被蒸成饱满诱人的各色面点,比如面猪、面羊,蟠桃等,还被绘上五颜六色的造型,面点的皮儿有些紧绷着,油光发亮
社庙里香火缭绕,各色面点堆成小山
酒香,果香充斥于空气中,念念不休的祈求和感激的颂辞不绝于耳
我只能从人们的神情中体味出丰收所潜在的含义
阳光的味道,重又在面馍馍上散发了出来,那么温馨,饱含着甜香和令人微醺的味道
四丫就是在这个季节里成为新塘的新娘的
就像她做的面点一样,她是那么的甜美迷人,她的皮肤似乎永远也晒不黑,就像白生生的面馍馍
四丫是一对四川民工的弃儿,一个被新塘的人养大的四川女孩
新塘的水土滋润了四丫,她长得又高又白,俊俏得像杏花儿
四丫看上的是邻村的一个木匠,而作为她养父的李老四,却不愿她嫁给一个家徒四壁的游方小木匠
于是一个爱情的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,在那个年代,还没有私奔的事情,那么,抗婚的结局就只能有一个——殉情
四丫在那片麦地里约了木匠,并把身子给了他
那一天,阳光也是这么和煦,在麦地里,只有她们俩,在忘情地缠绵,风悄悄地避开了,鸟们羞涩地闭上了鸣叫的唱腔
阳光像瀑布一样泻了下来,麦子的秸杆上发射着耀眼的光芒,这是许多沉静的祝福,风的花环在空中飞过,那是随风散落的杏花
麦子们亲睹了她们的幸福,阳光见证了她们的盟誓
可是,当李老四发现她们后,小木匠竟独自一个逃之夭夭,抛下了一个不知所措的四丫
李老四紫着脸,把四丫嫁了出去,嫁给了离新塘几十里的小山村的一个篾匠
四丫当时就不干了,一气之下投了井,就是新塘最大的那眼井,四丫投井时,人们并没有发现她的异样行为,她从容地一跃而下,就像一次普通的远行,她穿着一件米黄色的花衫,扎了一个红红的蝴蝶结
她跳下井时,正好有人看见了,于是,她的企图未能成真
于是,一个沉默的四丫从此成为新塘的风景,她冷眼对所有的人,包括养父李老四
后来,故事沿着习惯发展,小木匠终于出现在她的眼前,要求四丫嫁给他,但四丫决然地拒绝了他,并啐了他一脸的口水,骂他是个没卵蛋的孬种
四丫的秉性活脱脱一个辣妹子,小木匠在新塘人的咒骂声中灰溜溜地走了
那年的麦子遭遇了一场大冰雹,那个惨状,至今还让人觉得胆寒,所有的麦田成为狼籍一片
新塘还遭遇了一场从未有的龙卷风,风刮过那片杏林,吹落了尚未结果的杏花
遍地落英,就像下了一场绯红的雪